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动态>超赞!安源这项工作在全国作经验交流发言

超赞!安源这项工作在全国作经验交流发言

发布时间:2023-09-15 点击数:9973
0

9月4日至9月10日,全国法院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在国家法官学院举行。会上,萍乡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安源区法院院长荣剑以“追寻党领导下的‘法之初’”为题作经验交流发言。

党领导下的“法之初”

    江西萍乡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安源大罢工并取得完全胜利,《毛主席去安源》作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一幅油画,它描绘的就是这个历史事件。 


    2018年,在一次党日活动上,我们法院干警在参观安源纪念馆的过程中,墙上一张小小的历史照片——安源裁判委员会旧址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与思考。回去后,我们开始找寻这段历史,发现在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成立后的次年11月,就在安源成立了临时裁判委员会,1923年5月裁判委员会正式设立,这让我们意识到很有可能党领导下的“法之初”就在安源。


    随后,我们成立了专门研究和挖掘这项工作的领导小组,这其中的道路曲折并漫长:历时四年,我们走访了十余家博物馆,拜访了几十家相关单位,也得到了许多单位的鼎力相助。最终,我们收集到1000余件相关史料文献与实物。经审核,我们终于在2022年建成了“法院初心文化基地”。该基地2022年入选了“全国法院50个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和第四批江西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今年8月22日,在萍乡安源召开了“安源精神研究暨红色裁判机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裁判委员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最高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出席并讲话,江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罗小云出席,江西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傅信平致辞,湖南高院党组书记、院长朱玉,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冯俊等领导、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研讨会确定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裁判委员会是党领导下最早具有司法性质的机构雏形。


百年司法史 铭记司法初心

史料证明,裁判委员会成立后,在《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秉息事宁人之旨 持公平正道之法”裁判宗旨是党领导下最早的司法初心,裁判委员会设委员七人,讨论关于委员会的一切事项,党领导下的“合议制度”由此产生,裁判委员会的委员们就是党领导下最早的司法实践者。

1923年8月,第一届裁判委员会委员长所作的裁判委员会报告,就是党领导下的法院工作报告的雏形;裁判委员会还运用“恳挚的劝导 正当的裁判”的裁判原则裁决了530件斗殴、盗窃、赌博等案件,党领导下最早的裁判原则、案由、裁判公告、普法宣传也都在裁判委员会运作中产生。刘少奇曾评价说:“正是因为有裁判委员会的存在,才让俱乐部工人不致受腐败法庭的虐待。”

后来,党每到一处便参照调解与裁判并举的模式成立相应的审判组织,安源裁判委员会的宗旨、理念和做法也因此不断完善并发扬光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新时代法院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安源法院人坚持将党领导下的“法之初”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中汲取奋进力量,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最高目标,牢记“政法姓党”,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院工作的“纲”与“魂”,牢牢抓住“人”这一关键要素,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红色血脉,带出一支“崇法奋进 守正创新”的现代化法院铁军,这支队伍充分运用法律规定、法律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定纷止争、案结事了,这支队伍“团结齐心、英勇斗争、正道公平”,这支队伍勇于自我革命、坚守廉洁底线、担当作为,这支队伍更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司法为民永不止步!

(编辑:李锡念)

来源:区法院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