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 为成长护航 上栗镇开展第36个世界无烟日宣传
今年是第36个世界无烟日,为进一步宣传控烟科普知识,创造良好的控烟氛围,5月31日,上栗镇联合县爱卫办在新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开展第36个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镇卫健办、妇联、文明创建办、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防保站等部门共同参与。
活动现场,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资料和现场义诊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控烟知识,工作人员用图文并茂地方式向群众讲解吸烟的危害,并动员群众一起参与到戒烟宣传工作中来,积极维护自身健康合法权益,在公共场所遇到吸烟情况要及时出面劝阻,共同营造无烟环境,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戒烟的良好氛围。
此次主题宣传活动共发放控烟宣传资料和各类宣传品300余份,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吸烟危害性的认识和控烟意识,倡导了无烟的健康生活方式,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无烟行动,为青少年营造无烟、清洁、健康的成长环境。
(一)传统烟草
1.呼吸系统疾病
吸烟损害肺部结构、肺功能和呼吸道免疫系统功能,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系统感染、肺结核等,且吸烟可导致多种间质性肺疾病,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其中还具有放射性元素铅,当铅经过燃烧之后会释放出放射性元素,随烟雾通过鼻腔到达肺泡,沉淀在肺部。
2.恶性肿瘤
烟草烟雾中含有至少69种致癌物,当人体暴露于这些致癌物中时,会引起体内关键基因发生永久性突变并逐渐积累,正常生长调控机制失调,导致恶性肿瘤发生。且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疾病的发病风险越高。
3.脑血管疾病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使血管腔变窄,动脉血流受阻,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吸烟还会使冠心病、高血压病和肿瘤的发病年龄提前。
4.糖尿病
吸烟使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影响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的合成,抑制胰岛素的生成;长期吸烟还可引起脂肪组织的再分布,上述因素均可增加胰岛素抵抗,导致2型糖尿病。吸烟量越大,起始吸烟年龄越小,吸烟年限越长,发病风险越高。
(二)二手烟及三手烟
二手烟是指由吸烟者吸烟时燃烧烟草所产生的烟雾。二手烟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与致癌物,包括焦油、尼古丁以及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亚摩尼亚、甲醛、丙烯醛等。儿童青少年暴露于二手烟,同样会增加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有证据提示,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儿童哮喘、肺癌、冠心病等,且短时间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三手烟是指烟民“吞云吐雾”后残留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甚至头发和皮肤等表面的烟草残留物。与二手烟一样,也是一种被动吸烟方式,但却是危害最广泛、最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二手烟可通过通风换气的方式排走,而三手烟沾染在物体表面,可长达数日甚至数十年,随着时间不断累积。室内完全禁止吸烟是避免二手和三手烟危害的唯一有效方法。
(三)电子烟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电子烟虽不含焦油,但仍有多种致癌物质,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一直以来,商家都以电子烟不含焦油、悬浮微粒等有害成分为卖点大肆推广,甚至在产品介绍中,打着“戒烟神器”“清肺”“更健康”等旗号,诱导青少年吸“第一口烟”,培养出更多的烟民。截至2019年,中国1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电子烟的人数约在1000万,15~24岁年龄组的使用率最高。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得出明确的结论: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管制,杜绝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产生危害。对于青少年而言,电子烟会对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不良后果,同时会诱导青少年使用卷烟。
烟草成瘾,也叫烟草依赖,是一种可治疗的慢性成瘾性疾病,其特征是强烈渴望使用烟草和强迫性使用烟草。尼古丁是烟草中的主要致瘾化合物。吸烟量越大,开始吸烟时的年龄越小,烟草依赖风险越高。吸烟量每年每增加10包或每天每增加10支,烟草依赖风险分别增加62%和101%,开始吸烟时的年龄每大5岁,烟草依赖的风险降低7%。
一般情况下,若在过去1年内体验过或表现出下列6项中的至少3项,会综合做出烟草依赖的诊断:
- 强烈渴求吸烟;
- 难以控制吸烟行为;
- 当停止吸烟或减少吸烟量后,出现戒断症状;
- 出现烟草耐受表现,即需要增加吸烟量才能获得过去吸较少量烟即可获得的吸烟感受;
- 为吸烟而放弃或减少其他活动及喜好;
- 不顾吸烟的危害而坚持吸烟。
学校
- 落实各项控烟规章制度。进一步修订学校控烟制度,并加强制度的宣传与落实,每个部门、年级组、学科教研室、班级确定责任教师或学生担任兼职控烟监督员,并明确工作职责。将师生控烟情况与文明科室和文明班级的评比相结合。
- 构建无烟校园环境。将吸烟、二手烟及电子烟危害等控烟知识纳入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将控烟职责纳入教职工考核和评价体系,将学生吸烟行为纳入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内容,创造一个“校园控烟人人有责”的氛围,除了巩固“无烟校园”成果外,也应将无烟环境延伸到校园周围区域,以便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健康。
- 强化控烟宣传教育。结合世界无烟日、儿童节、教师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科普宣传活动,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开展控烟宣传,普及宣传烟草危害知识。
- 控烟宣传遍及家庭和社区。通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到家庭,让学生向家长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力所能及地规劝家长戒烟、禁烟。
- 建设无烟家庭对于守护青少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无烟家庭是指任何人在家中任何时间、任何室内场所都做到不吸烟,包括卧室、客厅、书房、餐厅、厨房、卫生间、私家车等场所的室内环境。
- 家中任何室内场所无吸烟现象;
- 家中无烟具(烟缸、卷烟和电子烟等);
- 家庭成员劝导家人或来访客人中的吸烟者不吸烟,支持其戒烟;
- 家庭成员不敬烟、不劝烟,礼尚往来不送烟;
- 家庭成员学习、了解烟草危害知识,积极参加控烟宣传活动;
- 营造无烟家庭氛围,可在家门口或家中张贴无烟家庭标识或无烟绘画、提示语等。
- 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若有好友递烟,要学会“拒绝”。
- 自主学习烟草知识,熟知烟草危害,不做未来烟民。
- 若身边有长辈或朋友吸烟,应及时劝阻。
- 学会调整心态,许多青少年第一口烟是由负面情绪导致的,如压力过大、情绪低落等,若是遇到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可尝试向长辈、教师等求助。
(编辑:李锡念)
来源:综合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