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美丽乡村入画来!推进乡村振兴 长丰乡这样干!
近年来,长丰乡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自觉践行“两山”理论,不断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一幅幅乡土气息浓郁、人居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长丰乡
人居环境焕新颜
“党的政策真英明,建设振兴新农村……”在改造一新的进士第门前张贴的一张200余字的七言诗,是长丰乡磨桥村74岁村民王科扬有感于村里环境品质提升所作,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家乡美丽嬗变的喜悦自豪、对政府的感激之情。
长丰乡以城乡环境品质提升行动为契机,按照“因地制宜、明确定位、自然导入、精细实施、高位推进”的原则,从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污水处理、乡风文明等方面入手,将磨桥村作为品质提升的主打名片,推动全乡人居环境建设由点到线、由线向面、由村向乡扩展,将美丽乡村从盆景打造向全域美丽转变,打造乡村振兴发展带。
✦长丰乡磨桥村城乡环境品质提升后的风貌
今年以来,通过开展城乡环境品质提升工作,全乡共拆除“三房”58栋13920平方米,整治残墙断壁39处近4650米,投入近60万元在S225主干道沿线实施文化版面上墙10余处、增设小品景观8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40余次,在S225主干道、房前屋后、田间道路植树造林、“见缝插绿”,整治裸露荒地19处6400平方米,实现矿山复绿7处135亩,栽植绿化树500余株,播撒草种花种共100余公斤。
因村施策产业旺
“全乡近五分之一的农户积极参与养蜂产业,养蜂规模超5000箱,全乡107户脱贫户全部享受了蜂蜜产业项目分红,蜂蜜加工厂正式投产后,可以更好地带动长丰蜂蜜走出去,我们对做强做优蜂蜜产业信心十足。”长丰乡麓水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其林说。
✦麓水蜂蜜
✦乡村振兴富硒富锌中药材产业基地
近年来,长丰乡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为着力点,立足全乡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念好“山水经”,把蜂蜜产业作为全乡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和龙头产业,打造长丰特有的高山蜂蜜产业。以“支部+合作社+农户+脱贫户”模式,乡政府、5个村入股麓水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深加工企业和检测检验机构,建设标准化厂房,拓宽蜂蜜销售渠道。车间正式投产后,将年产蜂蜜10万公斤,年利润约80万元,可带动5个村集体平均增收5万元以上。在此基础上,坚持“生态+”引擎强劲发力,按照“一村一品”因村施策原则,同步发展富硒油茶、生姜、金线莲、黄精等特色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吸纳脱贫户就近参与管理维护等方式,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文明实践筑同心
“婚丧嫁娶要从俭,移风易俗作表率……”在长丰乡各村的文化广场宣传栏、醒目墙面上,各种手绘的廉洁公约和村规民约赫然在目。这是长丰乡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坚持以文铸“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融入乡村治理的生动缩影。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长丰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将“文明种子”遍撒农村大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微信平台、农家书屋等文明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宣讲活动,今年以来,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方面,开展政策宣讲、关爱帮扶、文明传播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次。以群众需求为基础,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居环境卫生、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卫生健康等民生实事活动20余次,覆盖群众600余人次。以道德“红黑榜”为载体,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的教育引导和道德约束作用,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让文明乡风洋溢在美丽长丰的青山绿水间。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日报、长丰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