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乡村振兴>东桥镇:农机助力,“闹心秆”变成“增收秆”

东桥镇:农机助力,“闹心秆”变成“增收秆”

发布时间:2022-10-19 点击数:9704
0

        农家少闲月,秋收人倍忙。在东桥镇东桥村,农机托管合作社的机手正驾驶一台秸秆破碎机在收割后的稻田里来回穿梭,进行着秸秆回收作业。一阵阵“轰隆隆”的机器声过后,秸秆被粉碎成末还田,变为之后冬种油菜的肥料。秸秆资源化利用让农户有了额外的收入,更让秸秆燃烧“一把火”不再肆虐。

 

         自从不养牛不养猪后,秸秆处理给我带来不少烦恼,虽然知道焚烧稻草危害大,但是也是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现在好了,合作社既帮忙割稻子,又通过回收秸秆帮我们制作肥料,听说还会联系厂家集中销售多余秸秆,这在以前是从没有过的事,真是省心又省力!”在场的村民高兴地说。

        东桥作为“稻油轮作”生产大镇,每年秋收过后,遍地的秸秆使禁烧工作的压力骤然增加。今夏以来,为应对久旱无雨天气带来的火灾威胁,东桥镇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全面推进秸秆禁烧工作,一方面明确全域全时段禁烧秸秆,发动镇村两级定期、不定期开展秸秆禁烧巡逻检查。另一方面在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上进行探索,东桥镇凫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开展农机托管业务,让以往废弃的秸秆成为群众增收的“土黄金”。 

        “目前,我们合作社现有收割机、抛秧机、插秧机近十台,服务内容涵盖秸秆回收利用、农机托管与技术培训和全程农事服务等。同时,我们引入两台秸秆粉碎机开展进行秸秆回收作业,绝大部分是渗入泥土作为冬种油菜的肥料,多余的部分正联系附近的养殖场销售饲料,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说。

 

      “秸秆禁烧,责任重大,我们将持续采用疏堵结合方式推进水稻秸秆回收利用,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力度,探索应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等合作社经营方式,动员群众参与回收秸秆,充分释放秸秆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让更多的‘闹心秆’变成‘增收秆’。”东桥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说。

来源:湘东发布

编辑:李锡念

在线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会员
    在线评论用户手册,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评论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

查看评论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