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基层话变化】下埠镇西源村:秀美又宜居 老村焕新颜
富民兴村擘画蓝图,砥砺奋进再谋新篇。为充分展现湘东近年来围绕“实施五大工程,重塑工业辉煌,为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而不懈奋斗”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的成绩和可喜变化,“湘东发布”特别推出“喜迎二十大 基层书记话变化”专栏,让我们一起走近基层书记身边,聆听他们用心用情温暖民心的故事,欣赏湘东各地努力绘就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今天专访的是
下埠镇西源村党总支书记钟存芳。
让我们走进西源村,
一同欣赏小乡村的美丽风景——
整洁的乡间村道、潺潺的小溪流水、精美的农家小院,漫步在下埠镇西源村,清新、生态的乡村美景犹如一幅绚丽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垃圾清理了、道路绿化了、广场建好了,这几年来,我们西源村越变越美了!”谈起家乡的新变化,下埠镇西源村党总支书记钟存芳一脸笑容,感慨不已。“我在西源村上工作了近30年,我记得过去的西源村基础设施薄弱,村里大多是泥巴路,可以说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现如今柏油路通村、到户;各小组工程屯水田、塘堰全覆盖;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雷竹种植也初具规模。”
近年来,西源村立足重落实、办实事目标要求,依托基层党组织这个“主心骨”,依靠党员这个“主力军”,打造有“动力”、有“颜值”、有“思想”的新农村,凝心聚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西源。
产业发展增动力 “森林旅游乡村”始建成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补齐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短板。西源村探索开展村党总支部领力合作社,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案”,拓宽发展模式,做优做强产业。西源村党总支的政治引领,合作社的抱团发展,群众的能动作用等要素有效融合,通过土地承包等形式的合作社,扶持好雷竹产业基地充分利用全村森林覆盖率68.7%的优势,林场、水库和基地相结合大力发展旅游项目,促进一三产融合产业化,预计集体经济可年增收16万元。
生态塑形美环境 “诗意田园样板”展新颜
通过以西源生态宜居项目为契机,按照“推窗见景,开门见绿,出门进园”的建设理念,打造了村民文化活动场所、房相庭院、观景平台、花园菜地等,辐射受益人口3000余人。以西方农庄模式-宅地合一模式,打造诗意田园,使杉木塘自然村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来往游客与日俱增,成为下埠镇乡村旅游示范村。其次修建了杉木塘文明生态村建设工程,投资300万余元;再加上西源村精品村庄建设,争取上级项目投资资金共计500万余元,弄巷组新农村建设60万余元,目前已建成新农村建设点7个。
文明实践传思想 “幸福善治景象”蔚成风
从“产业兴”到“环境美”,从“环境美”到“人文美”。西源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利用好志愿队伍,组建有知识、有文化、有开拓精神的正能量队伍,除了通过文化墙、文化长廊、景观小品、百姓舞台等“硬件”宣传,还通过文明实践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移风易俗宣传等活动,不断提高全村的文明程度和村民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除了环境整治,西源村还注重通过多形式的宣传方式,成立村民议事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改变乡风实效,制定理事会活动章程、确定本村红白喜事办事程序、服务规范等具体规定,明确违约责任和处罚办法,确保依规办事。为调动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西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家庭积分超市兑换加分政策,通过积分兑换超市物品,对西源村的村民及家庭的辛勤付出进行回馈奖励。
(编辑:李锡念)
供稿:湘东下埠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