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四五”·湘东版答卷(二)城乡融合并进 绘就魅力家园新画卷
编者按:
五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于湘东而言,却足以书写跨越发展的精彩篇章。
“十四五”以来,湘东聚焦“实施五大工程,重塑工业辉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大抓产业、力推创新、深化改革、惠及民生,推动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跃居三县两区第一,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强势崛起,城乡融合步伐稳健,民生福祉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历史的航程,由奋斗接续。为全景式展现湘东在“十四五”期间取得的辉煌成就,湘东发布特别推出“回眸‘十四五’·湘东版答卷”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十四五”期间
湘东区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紧紧围绕“实施‘五大工程’
重塑工业辉煌”工作主线
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
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城有品质
乡有韵味
融合发展
壮丽画卷
在湘东大地徐徐展开
城市更新提质 功能品质实现新跨越
五年来,湘东区以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为目标,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
城市框架有序拓展,交通脉络更加畅通。长赣高铁、沪昆高速改扩建、绕城高速湘东段建设序时推进,区内文体路、龙舟路、云程东路等主干道路全线拉通,县道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显著提升,路网密度达到246.87千米/百平方公里,成为全市公路里程最长的县区。滨河新区、生态新区、萍钢片区一体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功能配套持续完善,生活便利度大幅提升。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完成多条道路升级改造,建制村全部实现客运通达。新建投用多个城区停车场,有效缓解“停车难”。区图书馆跻身国家一级图书馆,新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启用,年均惠及群众超80万人次。赣西国际港公路港一期建成运营,铁路港开行国际班列,助力萍乡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居住环境显著改善,老城区焕发“年轻态”。高标准推进老旧小区、城市危旧房改造和棚户区改造,持续推进市场规范化提升。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口袋公园建设、卫生公厕提标改造等“微更新”让老城区更具活力。智慧城管、智慧停车、智慧农贸市场等系统全域铺开,城市管理更智能,市民生活更便捷。滨河新区、萍水两岸夜景亮化工程,点亮了城市夜色,提升了城市品位。成功获评全省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考核先进区、全省美丽乡镇建设先进区。
乡村全面振兴 和美家园展现新面貌
湘东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种业振兴成果丰硕,成功组建全省首个国有种业集团,本地水稻制种面积稳定保持,南繁面积全国占比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高分通过认定。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深化,“湘东做东”公用品牌效应凸显,富硒产品、“两品一标”农产品数量持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强村数量逐年攀升。
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人居环境美丽宜居。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管网线整治,农村自来水入户率大幅提升。美丽宜居示范村庄、美丽庭院数量显著增加,获评省农村“三线”整治试点县。江口村入选首届艺术乡建十大优秀案例,四八门入选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麻山镇荣膺省级风景独好旅游名镇。成功获评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优秀”等次。
“两山”转化路径清晰,生态优势持续彰显。扎实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连续多年保持二级标准,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市场化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新增耕地面积可观,冬瓜槽矿山修复入选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林下经济、油茶产业发展迅速,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茁壮成长,绿水青山正加速转化为金山银山。成功获评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区。
产城融合互促 发展动能得到新增强
湘东区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产,推动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工业平台能级提升。湘东工业园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进位显著,跻身全省第一等次。“管委会+公司”模式实质化运行,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持续增强。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湘东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半导体产业园等平台加快建设,为产业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创意包装等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传统产业技改焕新,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R&D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高,县域创新能力位居全省前列。
城乡要素流动加速。赣湘开放合作持续深化,跨省通办事项不断拓展,与醴陵等地合作更加紧密。赣西国际港、湘赣边仓储物流基地等平台,促进了商品和要素高效流动。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气一体化等工程,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民生福祉厚植 幸福指数获得新提升
湘东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城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
就业社保网更密实。构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打造“就业之家”,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创业。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稳步提高。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公共服务更优质。优化教育网点布局,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萍乡技师学院搬迁启用,“双减”工作成效显著。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入推进,区中医院获批全省基层中医院首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养老服务体系健全优化,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入选全国创新案例。
社会大局更和谐。高标准建成区应急救援基地,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位居全省前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连续多年蝉联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输
回眸“十四五”,湘东区在城乡建设的征程上步履坚实、成果丰硕。从日新月异的城市街区到如诗如画的田园乡村,从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到持续优化的公共服务,湘东的城乡面貌实现了华丽蝶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站在新的起点上
湘东区正朝着
“重塑工业辉煌
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
目标奋勇前进
继续书写城乡融合发展
新篇章!
(编辑:李锡念) 来源:湘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