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中心>动态
动态 教育 法治 舆情 房产 视频直播 乡村振兴 公告 领导信息 今日头条

文化导师芦溪行丨果园变课堂!这场文化课助农产品“出圈”

发布时间:2025-10-28 点击数:11159

芦溪山水藏文脉,师者匠心谱新篇。当省市文化导师循着这方山水的召唤踏浪而至,用专业的眼光挖掘芦溪文化的深层肌理,以炽热的情怀点燃传统文化复兴的星火,文化便有了新的注脚。为了让更多人领略这场文化交融的盛宴,县融媒体中心特开设《文化导师芦溪行》专栏,带您跟随省市文化导师的脚步,穿梭于芦溪的街巷村落,探寻文化传播的动人篇章。

近日,市级文化导师、市新闻传媒中心新闻综合部主任吕佳佳,走进了芦溪县银河镇大庆生态农业生态园,把果园变成“课堂”,为银河镇机关干部们带来了一堂关于农产品新媒体传播的“实战课”。

IMG_9905_副本.jpg

眼下正是采收季,园子里到处是“丰收的味道”,连风里都飘着水果的甜香。这满园的鲜活景象,成了最好的“教学道具”。在挂满果实的果树下,吕佳佳带着大家围着果树转、拿着手机拍,大家围着一棵挂满金兰柚的果树站成圈。吕佳佳伸手摘下一个沉甸甸的柚子,托在掌心当“样品”:“你们看,这柚子皮上的纹路多清晰,阳光一照还泛着光,咱们拍视频时就得盯着这些‘细节’——近景特写果皮的纹路,再切开一个,让果肉的水润感‘跳’进镜头,观众一看就想‘咬一口’!”说着,她拿起手机蹲下身,镜头从挂满柚子的枝头慢慢下移,扫过果农伸手摘果的指尖,再落到竹篮里堆得冒尖的柚子上,一边拍一边讲解:“你看,这样从‘枝头到竹篮’的画面,就像给观众‘带路’,让他们跟着镜头感受采摘的新鲜,比干巴巴说‘柚子好’管用多了!”

干部们听得手痒,立刻分组“实战”:有人举着手机找角度,有人蹲在地上拍柚子特写,还有人围着果农聊种植故事。吕佳佳挨着每组转,看到有人把柚子拍得“黑乎乎”,就伸手调整手机光线:“顺着阳光拍,果子的颜色才亮;拍采摘场景时,让果农笑一笑,画面就有了‘烟火气’。”

IMG_9811_副本.jpg

聊到文案,吕佳佳指着园子里的生态标识牌反问大家:“咱们总说‘生态种植’,怎么让读者信?不如写‘果树喝的是山泉水,施的是有机肥,每个柚子都长够180天’——把看不见的‘好’,变成看得见的‘细节’。”她还拿着手机教大家玩话题:“发抖音时加上#芦溪金兰柚甜到心尖上#大山里的生态水果,平台才会把咱们的好货推给喜欢吃水果的人。”

不同于坐在会议室里听理论,这次“手把手教、面对面学”,让基层干部们练就了“会吆喝、能卖货”的本事。

IMG_9742_副本.jpg

“以前拍农产品,总觉得‘把果子拍清楚就行’,今天才知道,差的不是技术,是‘会讲故事’的心思!”刚拍完一条金兰柚短视频的银河镇宣传办主任严超笑着说,“吕老师教我们,金兰柚要突出‘甜’,脐橙要讲‘耐放’,每个果子都有自己的‘卖点’,以前怎么没想到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说这场“田间课”比听多少理论都管用,以后再帮农民推广农产品,心里有底了。

临走前,吕佳佳特意叮嘱大家:“以后拍农产品,多往田间跑、多跟农民聊,把最真实的‘芦溪味道’拍出来,就是最好的宣传。”看着干部们满载收获的背影,园子里的金兰柚还在枝头轻轻晃动,仿佛也在期待着,不久后能通过那些充满烟火气的镜头,被更多人看见、喜爱。

(编辑:李锡念)

来源:今日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