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融合促治理 民呼即应解难题
近日,后埠街城北社区梦想天街的舞台前,陆续聚集起许多居民。台上,民警与社区网格员并肩站在一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如何携手守护邻里平安;台下,居民认真聆听,在互动问答与欢声笑语中,将反诈知识和“有事找警网”的理念牢记于心。
此类“警网携手”的场景,如今在安源区各社区已日益常态化。为有效破解传统治理中的难点问题,安源区积极推进“警网融合”机制,整合公安机关的专业执法优势与社区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基层优势,实现深度融合,形成“1+1>2”的治理合力。安源公安分局双提升办公室负责人陶平华介绍:“网格员熟悉群众基本情况,民警掌握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制度性融合,将民警嵌入网格,网格员发挥熟人优势,实现了信息互通、职能互补,推动风险防范和矛盾化解关口前移。”
该机制的成效不仅体现在城北社区的反诈宣传中,更在诸多具体民生实事的解决上得以彰显。在八一街汪公潭村,网格员汇总村民对公共活动空间的诉求后,村党委依托“警网融合”快速响应机制,从走访协商到施工建设,仅用22天就将一片闲置杂乱地块改造成惠及1200人的休闲广场。而在八一街老站社区静安花园小区,一起因房屋年久渗水引发的邻里纠纷,被专职网格员在警网工作例会上及时上报。经联合研判,社区党委、相关职能部门与民警迅速明确分工,一方介入调解缓和邻里关系,一方加快申请房屋维修基金流程,最终成功化解矛盾,防止事态升级。老站社区党委书记何凤娇表示:“我们与社区民警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互通信息。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潜在问题,可立即将情况同步给民警,民警及时上门调解。这种协作机制使我们服务居民更有底气、更见成效。”
从反诈宣传、广场新建到邻里纠纷化解,“警网融合”的生命力正体现在这些可感可知的民生细节中。它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转化为社情民意前端感知、民生诉求快速响应的一套完整工作流程,成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环节,有效提升了居民在家门口的归属感与安全感。
(编辑:李锡念) 来源:区委政法委、区融媒体中心欧阳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