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街:“陌生社会”变“熟人社区” 解锁基层治理“邻聚力”
“反映的事立马有人处理,平时社区活动丰富多彩,幸福感蹭蹭往上升!”居住在凤凰街李子园社区文明巷的居民们对社区生活赞不绝口。
近年来,凤凰街李子园社区以党建引领为“红色引擎”,紧扣“服务为民、管理靠民、治理惠民”理念,深耕“熟人社区”建设,用贴心服务与多元共治,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凝聚起邻里守望的“邻聚力”。
建立“熟人社区”始于有效的沟通与平等的参与。凤凰街李子园社区定期开展“屋场贴心会”,精准收集居民心声,将议事场所搬到居民楼下、院子里,运用创新思维破解居民提出的问题,推动邻里关系从陌生疏离转变为合作共赢。为“熟人社区”筑牢沟通基石。
与此同时,社区专职网格员联合社区片警、网格长、楼栋长等“公共熟人”,充分发挥居民“人熟、地熟、事熟”优势,深入居民群众家中摸排信息,上门征集建议、解决矛盾诉求。目前,累计解决电线杆倾斜、楼道杂物堆积等民生诉求62件,为特殊群体提供96人次上门代办服务。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
熟人社区的核心是信任,而共同参与则是培育信任的最佳土壤。凤凰街李子园社区聚焦居民需求,打造多元化活动载体,引导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从缅怀革命先烈的红色教育活动,到传统节日庆祝、文艺演出;从防诈宣传、健康养生讲座,到覆盖各年龄段的文体活动,累计30余场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更让邻里在互动中增进了解、在协作中凝聚情感。“通过红色教育,老党员们重温历史、砥砺初心;借助节日活动,邻里们共话家常、分享喜悦。”多样化的参与场景,让社区不再是“住在一起的陌生人”的集合,而成为“有共同记忆、有情感联结”的共同体,逐步构建起守望相助的信任网络。
让“家门口”的便民惠民服务更加多元,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不仅有效破解了治理难题,更塑造了一个有温度、有活力、有韧性的现代社区共同体,实现了“陌生人社会”向“熟人社区”的温情转变。
(编辑:李锡念)
来源:凤凰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