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芦溪丨芦溪县“三区”建设火力全开
今年以来,芦溪县紧扣决战园区、城区、景区主线,创新“规划引领、项目化实施、市场化运作”路径,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共谋划“三区”重点建设项目75个,总投资166亿元,争取上级资金21.01亿元,县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融资44.5亿元。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1.9亿元,增长6.2%;完成财政总收入14.7亿元,增长0.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亿元,增长3.6%;规上工业增加值24.16亿元,增长9.6%。
园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该县着力推进工业园区调区扩区,围绕空间如何调整、用地如何优化、产业如何布局、配套如何提升等进行再细化、再完善。目前初步完成工业园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食品产业园概念性规划,中材电气、强盛电力、京源电气等30个园区项目开工建设,园区科创中心、邻里中心等项目有力推进,完成工业投资28.97亿元,增长3.2%。持续发展壮大电瓷电气、新能源新材料双首位产业,94家电瓷电气规上企业完成营收42.82亿元,增长5.9%;27家新能源新材料规上企业完成营收21.8亿元,增长67.6%。天铭、大莲电瓷、中材电瓷等23家企业产值突破亿元,累计实现产值53.4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52%。坚持招大引强,聚焦双首位产业绘制5张招商图谱,新签约项目21个,签约资金73.8亿元。强化园区要素保障,16家电瓷电气企业完成能评审批,组织10家电瓷企业打捆申报用能设备更新补助,首次获批电瓷产业集群整体能效提升改造项目资金900万元。
城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该县积极策应长赣高铁芦溪南站建设,坚持系统思维,对高铁生态新城、袁河两岸等进行统筹规划,依托良好生态,做足做活“山水文章”,吸引武功山游客倒流。统筹推进袁河风光带建设,坚持交通城建协同推进,打通一河两岸旅游消费带,着力构建“景城融合”发展格局。目前完成高铁生态新城规划,与市建工集团签订新城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高铁新城片区交通路网工程招投标与征拆工作顺利推进。沪昆高速四改八、绕城高速和长赣高铁芦溪段建设有序推进,年丰路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成功申报城东片区污水管网提升等项目26个,争取资金8326万元对7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大力推进消费升级,开展2025“迎春乐购·辣美芦溪”年货市集等促消费活动50余场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3亿元,增长5.4%,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6.47亿元,增长11.4%。
景区建设彰显优势特色。该县依托红、古、绿等文旅资源禀赋,打造特色景点,推进凤栖文旅产业园、袁水源红色文化园、中国电瓷博览园建设,不断完善功能布局,优化提升业态,发挥辐射效应,建设红色、工业、农业等多元素研学基地,做精“亲子游”“红色游”“工业游”“生态游”等线路产品,实现与武功山差异互补性发展。目前已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设计,9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44个“多规合一”村庄规划、70个“通则式”村庄规划编制形成初步成果,一座名窑、一座名山、一篇名作、一个神话“四张名片”不断擦亮,“一品芦溪 滋滋有味”文旅口号正在唱响。游客集散中心、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民宿集群等项目进展顺利,全县生活污水处理全域整体治理、景区景点道路提升改造有序推进。仙凤三宝、赣西野生动物王国分别接待游客11.3万人次、8.57万人次,文旅活力加速释放。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