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中心>动态
动态 教育 法治 舆情 房产 视频直播 乡村振兴 公告 领导信息 今日头条

丹江街:网格为笔民生为墨 勾勒老城复兴工笔画

发布时间:2025-09-05 点击数:15435

“脏乱差”到“洁净美”,从“无人问”到“齐心治”,从“设施旧到“功能全”,从“资源散”到 服务聚丹江街以绣花功夫重塑城市肌理,以网格化治理激活“社区灵魂”,让老城既有老街区的烟火气,又有新社区的现代范,交出了一份从“安居”跨越到“乐居”的民生答卷


破茧焕新

老旧小区的“逆生长”密码


图片

“以前接孙子放学得打手电筒,现在路灯亮堂堂,心里踏实多了!”江矿家属小区居民李大爷指着家门口的柏油路感慨。改造前,丹江街的老旧小区饱受基础设施老化困扰:地下管网堵塞导致污水横流,路面破损让老人出行提心吊胆,停车位不足引发邻里矛盾……2021年以来,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更换供水管道2.1万米,硬化路面4.1万平方米,新增路灯98盏;划设停车位1086个,栽植绿化带1680平方米,建设小区公园4处;翻新楼体外墙7.6万平方米,增设健身器材28套,打造社区文化墙14痛点变亮点,重塑宜居空间。江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昌云深耕基层十年,亲历改造全程:“从规划到施工,我们坚持‘居民点单、社区接单’。比如子校小区居民提出‘楼道无照明’,我们立即加装感应灯;萍矿机厂小区老人呼吁‘增加歇脚凳’,我们就在广场增设石椅群众的笑脸就是我们的成绩单”改造后,社区卫生投诉率下降90%,居民王女士笑言:“杂货店晚上客流量翻倍,路灯亮了,人气也旺了!”


织密网格

小支点撬动治理“大格局”


硬件焕新后,丹江街以网格化治理破解“长效管理”难题配齐专职网格员,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通过“幸福360”智慧平台实现问题“一键上报、分级处置”,推行网格党小组与自治小组“交叉任职”截至目前,“幸福360”智慧平台共收集899件,其中网格员上报事件736件,区指挥中心交办1件,12345平台推送162件,已办结事件895件,办结率99%,赢得了辖区群众好评。

“李阿姨,医保缴费我教您操作!”面对独居老人李淑芬的求助,网格员周敏掏出手机,一步步教她激活电子医保凭证。这位00”网格员日均步数超2万,她的工作包里常备三样“法宝”:民情记录本、政策宣传册、急救药品。“小就像自家闺女,啥事找她都放心!居民们这样评价。而周敏却说:“岗位虽平凡,但能守护好这‘一亩三分地’,就是最大的成就。”

图片

另一名网格员杨琼“民情日记”里,密密麻麻记录着家长里短:3号楼张叔家水管漏水、5栋陈阿姨与邻居因停车位争执、孤寡老人周奶奶需定期送药……她每周两次入户走访,坚持“小事当场解决,难事上报不过夜”。2024年,她成功调解矛盾纠纷63起,帮助12户家庭申请低保,被居民称为“管家”。她说:“网格员的工作就是‘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得信任’。”从“跑断腿”到“心贴心”,丹江街网格员用“一张网”兜起千家万户的


民心为尺

服务升温点亮万家灯火


丹江街以“安源红邻里之家”为枢纽,构建“六社联动”机制(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力量),常态化开展三大品牌活动:组建居民监督小组,定期评议网格员服务,2024年群众满意率达99.2%;为独居老人提供送餐、保洁“订单式”服务;举办“邻里文化节”“歌舞比”,让居民从“旁观者”变“参与者”。

而比考核更打动人的,是网格员与居民的“双向奔赴”——寒冬里居民为巡查员送上热姜茶,暴雨中志愿者协助转移被困车辆等等。“社区如今就像一个大家庭。”居民刘英红说。

图片

丹江街的蜕变,是“硬改造”与“软治理”的双向赋能以民心为尺从一盏路灯、一个停车位到一次医保代办,细节之处见真章;以网格为脉通过“小支点”撬动“大治理”,让“无人管”变“全员治”;以文化铸魂用邻里温情消解钢筋水泥的冷漠,重塑社区共同体精神。

如今,丹江街的故事仍在续写——江矿家属小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被列为城市体检转化城市更新项目优秀案例,网格化治理模式在全街推广。城市更新的最高境界,不仅是楼宇的焕新,更是人心在网格中编织的密网。当老社区的灯火次第点亮时,照见的不仅是基层治理的智慧,更是千万个“微心愿”连成的温暖星河。

(编辑:李锡念)

来源:丹江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