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上栗生态环境局“雨夜斩污”突袭严查环境违法行为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萍乡市上栗生态环境局于近日组织开展了“雨夜行动”专项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此次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6人,对辖区内重点排污企业及医疗机构开展突击检查,覆盖两家企业和一家综合性医院,重点检查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危废管理及在线监控数据真实性等情况。

雨点密集地敲击着执法车辆的挡风玻璃,溅起层层水花,雨幕中道路湿滑如镜,视线模糊不清,然而执法人员却步履坚定、毫不退缩。他们手持执法记录仪,携带便携式检测设备,深入工业园区的重点企业,直奔生产车间、污水处理站、废气处理设施等环境监管的关键区域。每到一处,执法人员都严格依照环保法律法规,细致核查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台账与实际工况,现场娴熟操作便携式监测仪器,对废气、废水的排放浓度与排放行为进行快速精准检测,重点排查是否存在趁着夜间下雨的情况擅自停运治污设备、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此次突击执法行动共排查出环境隐患与问题6项,针对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时限与要求,并建立详尽的问题清单,实施“发现—交办—整改—复查”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问题整改彻底、不留死角。对涉嫌环境违法的行为,将依法依规立案查处,坚决杜绝“以改代罚、以罚代管”的现象,切实维护生态环境执法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选择在雨夜开展执法检查,正是为了彻底打破‘检查只看白天、企业临时应付’的侥幸心理,是用最“不近人情”的方式,守护最“贴近人心”的生态安全。”萍乡市上栗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黎洪波表示,“夜间和雨天往往是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发时段,一些企业心存侥幸,认为此时监管薄弱,便伺机偷排、漏排污染物。雨天稀释、夜间停运治污设施,常是数据造假的“黄金档”。雨夜直插现场,才能看到最真实的排放浓度、最原始的运行台账,让“假数据、假工况”当场现形。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四不两直’的执法方式——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让雨幕和夜色不再是偷排掩护,而是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的“聚光灯”。以雷霆之势织密监管网络,确保环境执法全覆盖、无死角、零盲区,切实筑牢生态安全防线。”
下一步,萍乡市上栗生态环境局将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常态化开展“雨夜行动”等专项执法活动,不断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片,切实守护好上栗绿水青山,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市上栗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