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源街:内涝顽疾终破解 小区居民迎“新生”
“以前雨季家里总被淹,半夜都得起来挪东西;现在好了,再大的雨也不用怕了!”近日,白源街源壁村光明小区居民肖雪说起生活的变化,语气轻快。这背后,是当地刚完工的内涝治理项目——困扰村民多年的“水患”难题终于得到解决。
由于地势原因,此前,每到雨季,光明小区及相邻的新光组都是“积水重灾区”。“最深的时候水能漫到大腿根,足有1米多深!”肖雪至今记得往年汛期的场景,积水不仅阻断出行,还淹了周边菜地,几户村民的农作物一季收成都受了影响。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后,白源街启动光明小区内涝治理项目,精准定位积水关键区域,采取分阶段施工策略。项目通过新建涵管排水管网,一方面对光明小区暗河水进行分流并结支流,另一方面将小区雨水网管接入新建管道,双管齐下打通“排水脉络”。
在今年雨季的多次强降雨中,光明小区、新光组的积水问题基本消除,像肖雪家这样地势较低的住户,再未出现雨水倒灌情况。“低成本、高效率”的治理成效,让五十余户村民彻底告别了“逢雨必涝”的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同步拓宽完善了辖区路面,顺带解决了萍乡市万家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停车难”问题。“以前怕车子进水,得停到老远的地方,而且没固定车位,停得乱七八糟。现在路面干干净净,既不怕涨水,又划了整整齐齐的车位,规范又方便!”该公司员工彭德清指着整齐的停车区域说。
内涝治理的每一寸管网延伸、每一块挡水板安装,都在丈量着城市文明的尺度。当居民从“半夜挪家具”到“安心赏雨景”,门口积水渐成历史名词,村民从“忧居”迈向“优居”,生动诠释了基层治理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温度。
(编辑:李锡念)
◆来源:安源区融媒体中心许晴、白源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