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区:用“党建红”稳稳托起“夕阳红”
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荷尧镇坚持问题导向,持续聚焦民生领域“关键小事”,深化党建引领,切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抓实开门教育,倾听群众诉求,出实招办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幸福食堂
在荷尧镇大义村会计刘福平在幸福院的账本上记录:李桂珍,5元;潘艳春,3元……突然抬头对两个年轻人笑道:“你们小伙子胃口好,每人10元。”临近中午,萍乡市湘东区荷尧镇大义村“一老一小幸福院”热闹起来,20多位老人围坐在圆桌旁,像等待“吃席”的孩子般翘首以盼。11时40分,幸福院里香味四溢,厨师将热腾腾的菜端到三张桌上。仔细一看,每张桌子上都摆放了八菜一汤,荤素搭配得当,全是大家爱吃的,大家一边吃一边畅聊,欢声笑语从餐桌飘荡。“在我们这里吃饭,90岁以上免费,80岁以上3元,60岁以上5元,年轻人收10元。民政补一点、大家凑一点、爱心捐一点,村委再兜个底。那个捐款公示榜上经常都有人送米送油,有的在外地党员的还会通过微信转账支持村里的公益事业。这个幸福食堂开放以来得到了我们村民的一致好评哩。”幸福食堂“大管家”、老党员、村老年协会会长李秀扬一边招呼着老人们吃饭一边说道。
幸福食堂
“我们大义村的这个幸福食堂今年继续对外开放,也是基于在开展学习教育期间,我们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情感为纽带,将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民生服务实效,这‘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红,一头牵着朝阳升,都是民生保障的关键领域。我们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参与幸福食堂志愿活动。选择八菜一汤的围桌方式用餐,不仅为了让菜品丰富一些,也方便大家在饭桌上聊天谈心。”大义村党委书记文培清拿着手机扫码介绍到,“幸福食堂做饭的、搞卫生的,还有负责管理的几个同志,都是老年协会成员。他们义务服务,自己吃饭却照样交费。我们村两委干部有时候不回去吃饭到幸福食堂吃饭,也一样的要扫码用餐。”
幸福食堂
民生温度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的保障,更浸润于精神文化的滋养。作风建设的落脚点,在于增进民生福祉、推动高质量发展。荷尧镇自开展学习教育以来,集中推进了16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精准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落实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回应群众期待,让群众可感可及,让好作风成为习惯,让每一项惠民政策转化为居民脸上舒展的笑容,为居民营造触手可及的“家门口的幸福”。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是铁规矩,更是连接民心的金桥梁。下一步,荷尧镇将继续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党建优势多方位、深层次地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民生服务效能,用优良作风、以务实举措,答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最扎实的答卷。
(编辑:李锡念)
供稿:综合江西日报、荷尧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