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人民医院:凶险!主动脉窦瘤破裂 微创巧治“心脏不定时炸弹”
近日,在萍乡市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抢夺战刚刚落下帷幕。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国内知名心血管病专家洪浪教授凭借精湛的微创介入技术,成功救治了一位命悬一线的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
主动脉窦瘤:
潜藏的“心脏不定时炸弹”
主动脉窦瘤(Sinus of Valsalva Aneurysm,简称 SOVA)是一种相对少见但极其危险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它发生在主动脉根部、紧贴心脏瓣膜(主动脉瓣)的三个“窦”状结构(冠状动脉从此发出)。简单来说,就是主动脉壁在心脏输出血液冲击最剧烈的根部位置,形成了一个异常薄弱、向外膨出的“瘤样”结构。

其凶险之处在于,它犹如一颗“不定时炸弹”:未破裂时,患者可能毫无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心悸、胸闷),极易被忽视,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然而,一旦破裂,便是灾难性的——由于该部位承受着心脏泵血产生的巨大压力(高压区),这个薄弱的瘤体随时可能破裂。破裂瞬间,主动脉内的血液会高速、大量喷射入邻近的心腔(最常见是右心房或右心室),导致心脏内压剧增、容量超负荷、全身有效循环血量骤降,患者可能突发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甚至休克、意识丧失,死亡率极高。即使未在破裂即刻致命,但血液异常分流还会导致顽固性心力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等致命并发症。而且,该疾病的诊断较为复杂,其症状易与其他常见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混淆,确诊高度依赖超声心动图(尤其是经食道超声)、CT 血管成像(CTA)或心脏磁共振(CMR)等高级影像检查。
手术挑战:毫米之间的生死较量
主动脉窦瘤破裂是心血管医生面临的顶级挑战之一。患者病情危急,通常处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低血压、休克)的濒危状态,手术时机窗口狭窄,要求快速、精准的干预。瘤体位于主动脉根部,紧邻极其重要的主动脉瓣和冠状动脉开口,操作稍有不慎,极易损伤瓣膜导致严重关闭不全(心脏无法射出血液)或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梗死),后果不堪设想。

破裂口(瘘口)通常不大,一般只有几毫米,但高速血流冲击下,要在毫厘之间精准捕捉并稳定封堵器位置极其困难。需要确保封堵器完全覆盖破口且不影响周边瓣膜、冠状动脉等关键结构。封堵器的选择(类型、大小)、释放位置的精确度都关乎成败。血流动力学的剧烈变化要求术者操作必须极其熟练、流畅且快速,容错率极低。
同时,整个手术过程高度依赖清晰的实时影像,尤其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和 X 线透视(DSA)的完美配合,对操作者解读复杂影像的能力要求极高。还需要经验丰富的心脏介入医师、超声医师、麻醉科医师、重症医学科体外循环(ECMO)团队、护理团队的紧密无缝协作,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妙手“封堵”,微创再造生命通道
此次收治的患者王女士是一位31岁的年轻女性,在萍乡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期间完善心脏彩超发现主动脉右冠窦破裂破入右心。虽然患者耐受性良好,暂时没有出现胸闷气促症状,但随着破口增大以及血流动力学持续紊乱等,随时有病情恶化风险。面对年轻的生命,洪浪教授当机立断,决定采用创伤最小、恢复最快的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

术中,洪浪教授操控导管,张雨虹主任医师作为助手,团队在先进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双重、实时、精准引导下,如同在人体微观“迷宫”中穿针引线,运用高超的导管操控技术,克服主动脉根部的复杂解剖结构和高速血流的干扰。
术中主动脉造影清晰可见右冠窦破入右心,破裂孔约 5mm。在抓捕器的辅助下,将细如发丝的导管精准送达至主动脉窦瘤的破口处。通过对破口形态、大小、与周边结构(特别是主动脉瓣及冠状动脉)关系的精准判断,洪浪教授选用型号匹配的封堵器,在毫米级的方寸之地,他屏息凝神,稳稳地将封堵器输送到目标位置。
释放瞬间,影像清晰地显示封堵器完美展开,恰如其分地“镶嵌”在破口处,隔绝了致命的主动脉向右心的血液分流。
封堵成功的瞬间,心腔内异常的分流信号消失,患者的心脏负荷立即减轻,血流动力学指标迅速改善,手术室内大家都长舒一口气。

整个手术全程微创(仅通过大腿根部微小穿刺点完成),用时短,效果好。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生命体征平稳,复查各项指标满意,术后仅数日便顺利康复出院。
术后,洪浪表示:“主动脉窦瘤破裂是危急重症,微创介入封堵术为其治疗提供了重要选择,但对术者技术和团队配合的要求非常高。此次手术的成功,是赣西地区首例通过微创介入方式成功抢救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首先得益于我们完善的急危重症心血管病救治体系、先进的影像引导平台和优秀的团队协作。选择微创技术,体现了我们对患者快速康复、最小创伤的不懈追求。”他介绍,萍乡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作为区域心血管诊疗中心,在复杂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包括各类瓣膜病、先心病及主动脉疾病)、起搏电生理的微创介入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建立了标准化的救治流程。“我们将继续勇攀技术高峰,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用更精湛的技术、更温暖的服务,守护湘赣边百姓乃至省外广大心脏病患者的‘心’健康,为‘健康中国’、‘健康江西’建设贡献坚实力量。”
专家介绍
学术地位:
作为国内知名心血管病疾病专家,洪浪教授“无保护左主干合并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介入治疗”、“全国首创CTO冠脉血管逆向微导管主动拖拽技术、“PDA封堵器堵闭漏斗部室缺”、高危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省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等多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学术任职:
江西省心脏介入中心主任,省卫健委“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主任、“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主任、“先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主任,江西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会长,江西省医学会心脏瓣膜分会主委,江西省介入心脏病学会理事长,江西省“冠心病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科研及荣誉获奖:
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21项,其中国家级重大课题3项。主编专著一部,获得授权专利十项。荣获2019年江西“最美医生”称号、2022年“中国医师奖”,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