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中心>动态
动态 教育 法治 舆情 房产 视频直播 乡村振兴 公告 领导信息 今日头条

安源区青山镇:“周五田间移动麦”唱响宣讲好声音

发布时间:2025-07-17 点击数:15370

青山镇创新打造“周五田间移动课堂”宣讲品牌,聚焦“理论+政策讲解”“理论+便民服务”“理论+文艺宣讲”,以沃野为讲台,以民需为导向,将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与实用技术、便民服务等紧密融合,探索出一条“宣讲零距离、服务实打实、干群心连心”的基层理论宣讲新路径。

构建“田间宣讲+人才培育”模式,推动理论传播入心。深挖本土人才,组建了一支由党员干部、烈士后人、乡土能人、致富带头人等组成的“田间移动麦”百人宣讲团。宣讲团每周五穿梭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学校社区等基层一线阵地,锚定群众关注焦点,将理论融入生活,以质朴乡音传递真理力量。革命先烈高自立的曾孙媳曾继华,结合“自立”家风故事引发群众共鸣,推动移风易俗;友邻盆景种植合作社致富带头人朱迪如在农民创客大学化身“盆栽教授”,一边讲解种植技术,一边解读农业扶持政策,让党的惠农举措化作田间地头的致富指南。为保障宣讲工作长效化、高质量开展,青山镇制定《青山镇“周五田间移动课堂”理论宣讲工作方案》,明确宣讲要求与计划,并建立宣讲团成员考核激励机制,依据宣讲频次、群众满意度给予表扬激励。同时开设“乡土讲师”培训班,进一步培育“能讲会干”的复合型宣讲人才。

打造“需求导向+闭环服务”体系,助力民生实事落地。推出“你点单、我接单”宣讲模式,群众可通过线上平台或村民小组长将理论政策学习需求与生产生活难题“点单”上报,宣讲团根据需求精准“配菜”,开展靶向宣讲。利用宣讲贴近群众、互动性强的特点,青山镇构建起“宣讲+民情”双轨融合机制,鼓励群众在聆听政策理论的同时,主动提出急难愁盼事项,宣讲团成员现场收集并转交相关职能部门办理。今年以来,“周五田间移动课堂”有效收集并推动解决道路硬化、环境整治、石凳安装、路灯维修等50余件民生实事。此外,宣讲现场同步设立“便民服务窗口”“小萍帮办”,工作人员针对医疗养老手续办理、社保缴费查询、高龄补贴申领等业务“现场办、马上办”,让群众在聆听宣讲的同时,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探索“寓教于乐+时代共鸣”路径,提升宣讲触达效能。周五田间移动课堂”结合传统节日、重大庆典,在开展娱乐活动和文艺表演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宣讲,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既保留了文化活动的“趣味”,又赋予“党味”。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周五田间移动课堂”持续创新宣讲形式,推出《高价彩礼我要diss你》rap音乐,将摒弃铺张浪费、倡导婚事新办等新风尚巧妙编排其中,年轻宣讲员化身“说唱达人”打破传统说教式宣讲模式,在田间地头、村头广场激情开唱,既增强了宣讲的趣味性与感染力,也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参与其中。今年以来,“周五田间移动课堂”宣讲超过30次,受众人群近5000人次。此外,青山镇依托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打造《青山小剧场》,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政策热点改编成贴近生活的故事,由“田间移动麦”倾情演绎,通过诙谐幽默的情节设计,把晦涩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生活场景,推动“周五田间移动课堂”从线下阵地向线上空间延伸。

(编辑:李锡念)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