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危手术保驾护航 萍乡市人民医院实现全市首例独立操作VA-ECMO支持下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
医疗技术的精准运用
是守护患者生命安全的坚实后盾
近日
萍乡市人民医院独立完成了全市首例VA-ECMO
支持下的冠脉病变介入手术
为复杂高危手术患者架起“生命桥梁”
近段时间以来,53岁的文女士突然感觉胸口时常出现压榨性的疼痛症状,有时还会引发肩背部及颈部的疼痛,倍感不适的她在家人陪同下来到了萍乡市人民医院就诊。入院后,该院急诊科医生了解到,文女士有二十余年的高血压及尿毒症病史,最高血压到过180/80mmHg,目前也一直在进行透析治疗。根据文女士的症状及既往病史,萍乡市人民医院立即为其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前降支动脉全程存在重度钙化,近中段狭窄程度达到99%;左回旋支动脉细小且重度钙化;右冠状动脉见全程钙化影,近段狭窄50%,中段完全闭塞。这已是非常严重的冠心病症状,手术治疗刻不容缓。
冠心病
冠状动脉是给心脏提供养分、氧气的血管主干道,一旦有了斑块,血管就会变窄,从而影响冠脉供血。
我们平常说的冠心病,通常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脉产生斑块后引起血管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
当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严重时,不仅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慌、胸部压榨性疼痛,有时会伴肩部麻木、颈部紧缩感,甚至呼吸困难,有可能发生心梗,危及生命。
时间就是心肌,针对患者严重且紧急的病情,萍乡市人民医院张学洪副院长及心血管内科张雨虹主任医师立即组织重症医学科、麻醉科、介入科、胸心大血管外科等相关科室进行了多学科讨论。考虑到患者目前三支冠脉严重病变,单前降支血管开放且是此次“罪犯”血管,属于典型的高危复杂冠心病患者,且存在尿毒症合并症,外科冠脉搭桥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通过介入手术治疗方式是较优方案。然而冠脉介入治疗风险也极大,术中可能出现心衰恶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心源性猝死等。在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后,该院心血管内科团队联合重症医学科团队决定在VA-ECMO(体外膜式氧合)辅助下进行冠脉介入治疗。
关于ECMO
ECMO(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能够暂时替代心脏和肺功能的设备。在某些情况下,患者的心脏或肺因为疾病或创伤无法正常工作,这时候,ECMO就像一个“外置心肺”,它通过管道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设备的过滤和充氧,再将富含氧气的血液重新送回患者体内,帮助血液供氧并维持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转。
在进行了详尽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后,专家们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4月2日,重症医学科一科张永根主任医师带领ECMO团队为患者进行VA-ECMO治疗。在超声条件下,以右侧股静脉以及左侧股动脉为穿刺点,医护人员高效地完成了穿刺置管、管路预充及连接等工作,为患者建立了体外循环系统。
在ECMO的支持下,萍乡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力,在张学洪副院长的带领下为患者进行了冠脉旋磨术,率先打通患者高度钙化且严重狭窄的前降支冠脉(前降支),并完成了冠脉支架的置入,成功地对引起患者症状的血管进行了血运重建。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在ECMO的辅助下保持稳定。术后即刻拔除ECMO,患者被安全地送回了ICU病房。
术后,文女士情况稳定,恢复良好。“我现在感觉好多了,轻松了不少,真的非常感谢!”在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回访时,文女士面带笑容,欣慰地表示。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ECMO在心血管急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特别是在心源性休克、重症心肌炎、心脏骤停、高危复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循环辅助治疗等领域,它为心脏功能的恢复争取了宝贵时间,极大地帮助了心脏危重症患者渡过难关。”张学洪介绍道。
ECMO也可以提高急性严重呼吸功能衰竭以及各种原因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等疾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高危疾病抢救带来的风险,并为患者后续更好恢复提供时间机会。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