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中心>动态
动态 教育 法治 舆情 房产 视频直播 乡村振兴 公告 领导信息 今日头条

萍乡市人民医院:反复溃疡原来是口腔癌 3D打印重建颌骨助力精准修复

发布时间:2025-04-12 点击数:9921

颌面部肿瘤的术后

容易留下颌骨缺损的遗憾

不仅影响口腔的生理功能

还易导致面部畸形

给患者带来身心双重打击

萍乡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团队

成功应用3D打印数字化导板颌骨重建手术

不仅完整切除病灶

借助3D打印技术精准还原颌骨形态

弥补术后遗憾重获健康自信


口腔溃疡久治不愈

六旬患者确诊口腔癌

68岁的廖先生(化名)数月前发现口腔反复溃疡,在当地诊所治疗后未见好转,反而逐渐加重,甚至无法进食,于是来到萍乡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完善检查后,确诊为右侧口底鳞状细胞癌伴感染,肿瘤已侵犯右侧口底间隙及部分舌体,病情危急。

“患者口腔内肿瘤广泛浸润,传统手术若仅切除病灶,会导致下颌骨缺损、面部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口腔颌面外科主任邓四海介绍,面对复杂病情,团队决定为他制作个性化的手术方案,采用“肿瘤根治+3D打印辅助颌骨重建+游离皮瓣移植”,实现肿瘤的根治,并最大程度地恢复其面容外观及咬合功能。


学科技术联动

拆旧建新”重塑颌面

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院士工作站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医院,萍乡市人民医院建设3D打印中心。目前已与骨科、普通外科、胸心大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创伤外科、儿外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密切协作,采用的三维重建技术能够精确还原腹腔内器官、病灶及周围脉管系统的情况等,从而辅助医生进行术前精准规划、术中参考、术后评估的精准外科手术解决方案。

术前,在3D打印中心,医生通过采集影像学资料,利用软件模拟出肿瘤大小,设计下颌骨切除范围和相应下颌骨截骨导板,并利用上颌牙齿咬合来设计摆放位置。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工作,有利于术中精准切除肿瘤、重建颌骨。

手术由口腔科主任医师邓四海和黄仁财医生主刀。在显微镜下,专家完整切除右侧口底恶性肿瘤及受侵犯的下颌骨、部分舌体,并实行颈部淋巴清扫术,切除淋巴组织。牙龈癌容易通过淋巴系统转移,彻底切除病变区域淋巴组织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之一。“头颈部血管神经密集如网,切除时需毫厘不差,避免损伤重要组织。”医生们在有限的手术区域内操作,确保没有任何遗漏。

接着,3D打印“定制”的下颌骨严严实实地嵌在颌骨缺损处,达到恢复面容外观和咬合功能的目的。3D打印技术让钛板与缺损部位完美贴合,术中仅需10分钟即可完成植入。从患者左股前外侧切取的皮瓣,移植至口腔缺损区域,精确度达到微米级别的“针线活”,每一针、每一线都关系到患者术后的血供和组织存活。

经过长达11个小时的持续奋战,手术团队完成了全部步骤,不仅将患者肿瘤完整切除,还修复了因手术切除而导致缺损的下颌骨。术后,廖先生面部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皮瓣存活良好,无张口受限等并发症。“现在终于能正常说话了,感谢医生让我‘找回’了下巴!”他感慨道。


3D打印技术

破局颌骨修复难题

一直以来,由于颌面骨形态、结构的复杂性,临床上各种原因导致颌骨缺损难以得到及时、精准的修复重建,是目前口腔颌面外科修复重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颌骨缺损通常由肿瘤、外伤及先天发育畸形等各种因素导致,治疗上不仅仅涉及软组织的修复重建,往往更重要的是需要硬组织得到修复重建,才能撑起“门面”最终达到“形神兼备”。

传统方法是手术切除后术中即刻行修复缺损,但受颌骨缺损范围大小、形态等不规则的因素影响,往往效果“不尽如意”;有时甚至因修复重建难而最终导致术后缺损畸形状态,给患者心理、身体上带来极为痛苦的二次创伤。

“运用3D打印技术,在术前能精准模拟手术过程,术中实现‘精准切除、精准重建’,极大缩短手术时间,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邓四海介绍,自2022年引进该技术以来,团队已成功实施近10例手术,均获良好效果,填补了赣西地区在此领域的技术空白。

近年来,萍乡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在头颈肿瘤根治、游离皮瓣移植等四级手术领域成果显著,3D打印技术的成熟应用,标志着其修复重建水平跻身省内先进行列,让复杂颌面手术患者无需跨省求医。


口腔癌高危信号需警惕

这些习惯要早改

近年来,口腔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专家提醒,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

溃疡持续2周不愈:反复口腔溃疡、白斑、红斑或粘膜增厚,可能是癌前病变;

牙齿残根/不良修复体刺激:残根、残冠长期摩擦牙龈,易引发反复炎症,增加癌变风险;

烟酒槟榔依赖:吸烟、酗酒及咀嚼槟榔会持续刺激口腔粘膜,是明确的致癌因素。

此外,定期口腔检查尤为重要,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专业口腔筛查。“早期口腔癌治愈率超80%,拖延治疗不仅增加手术难度,更会影响预后。”邓四海强调。


3D打印技术

目前,廖先生已进入术后康复阶段,后续将接受放疗及功能训练,逐步恢复咀嚼与语言功能。这例手术的成功,不仅为晚期口腔癌患者带来新希望,更标志着3D打印技术在颌面修复领域的应用迈向精准化、个体化新高度。

(编辑:李锡念)

来源:萍乡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