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中心>动态
动态 教育 法治 舆情 房产 视频直播 乡村振兴 公告 领导信息 今日头条

央媒聚焦!全国两会上的萍乡声音

发布时间:2025-03-11 点击数:12733

在全国两会上

来自萍乡的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们

纷纷建言献策

3月10日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等多家央媒持续聚焦


经济日报“两会特刊

刊发了

对全国人大代表、

江西省萍乡市委书记刘烁的采访

经济日报

刘烁代表——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萍乡市委书记刘烁表示,萍乡是一座百年老工矿城市,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既需要以数字化赋能产业,全面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也需要以数字化赋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刘烁代表介绍,近年来,萍乡市把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动机器换人、设备换新、生产换线,着力打造数字化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化工厂,引领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前,萍乡市有403家企业启动数字化改造,217家企业进入深度实施阶段。

刘烁代表表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政府和市场各就其位、各展其长,必须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既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以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资金支持,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也要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打造“数字领航”企业、“数智”工厂、“小灯塔”企业。

“下一步,将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持续深耕新兴产业,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加力。”刘烁代表说。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聚焦

全国政协委员、

民盟江西省委会副主委、萍乡学院院长

刘林芽

积极参与“热议民生”讨论

人民日报


推进产教融合,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关键举措。建议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定向培养、联合研发等方式,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

——刘林芽委员(民盟江西省委会副主委、萍乡学院院长)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聚焦

全国政协委员、萍乡学院副院长

吴代赦

积极参与“发言席”讨论

人民日报


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以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引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萍乡学院副院长吴代赦委员


光明日报“两会特刊

刊发了

全国人大代表

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

万龙山乡茅店村

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谭新萍的采访

光明日报

谭新萍代表:“订单农业”促增收

“我就想干好‘村播’这件事儿,让更多优质山货走出深山,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万龙山乡茅店村党总支书记谭新萍代表说起她和村里直播团队的故事,话语间透着兴奋。

近年来,谭新萍代表带领村民们直播带货,把边远山区的山货端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2024年10月,武功山农产品配送中心落户茅店村。配送中心先进的冷链设备,为农户解决了农产品的保鲜和储存问题。

过去,许多农户依据过往经验或有限信息安排种植,时常出现农产品滞销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一年来,谭新萍代表走访全市280多个村,与农户深入交流,调研种植情况,收集意见想法。今年,谭新萍代表聚焦乡村振兴这个话题,建议在农村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打破信息壁垒,加强订单技术指导,明确质量标准,保障农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农户积极性,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去年11月,武功山农产品配送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列出南瓜和冬瓜种植计划,向茅店村开出订单。茅店村有659户村民主动接单。现在,村民们在市农业技术专家团队的示范指导下,翻土施肥、催芽育苗,干劲十足。我们盼着今年丰产丰收呢!”谭新萍代表满怀憧憬。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新闻和报纸摘要》

推出系列报道

《开拓奋斗谱新篇 | 夯实“三农”基础

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壮美画卷》

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增收是关键。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如何完善?

全国人大代表谭新萍: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切实帮助农民打破信息的壁垒,进一步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

(编辑:李锡念)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