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中心>动态
动态 教育 法治 舆情 房产 视频直播 乡村振兴 公告 领导信息 今日头条

安源区:退休后 他却成了“大忙人”

发布时间:2024-12-05 点击数:12424
    “都是邻居,说这话就见外了,帮个忙算什么,以后有事就给我打电话。”杨叔叔帮助社区居民的事例数不胜数。

    今年71岁的杨烈勤,是一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自2010年退休后,他就默默地为社区奉献着,他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积极投入到社区志愿服务中,用行动诠释了“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崇高精神。他常说:“我虽然老了,但还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邻居们,我自己也开心。”这份淳朴的初心,让他成为社区里人人称赞的好人。

用奉献友爱的志愿精神

当好社区安全的“守护员”

    第一次当志愿者时,杨叔已经68岁,那时他经常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听说社区招募志愿者,他第一个报了名。据了解,白源街新村社区“新长征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1年2月,是由退役军人和退休党员自发组成的队伍,在于鼓励有特长、有技术、有能力的老人发挥余热。

    多年来,无论寒冬酷暑、风吹雨打,每天晚上19:00-20:00,杨烈勤穿上红马甲与队友们集合,在社区开展“全方位、全覆盖”治安巡逻。当排班遇到志愿者数量不够时,或者临时减员的情况,杨烈勤每次都以身作则,第一时间前往服务点位,按时按要求圆满完成值守任务。杨烈勤表示,作为志愿服务队的一员,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要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次值守任务,为居民们点亮“平安灯”,守护好地区的平安稳定。

用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当好养老食堂的“大管家”

    早上7点不到,室外的温度很低,杨烈勤就出了家门,往白源街博爱社区养老食堂方向走去。在厨房里,他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摘菜、洗菜、切菜,每一个环节他总是亲力亲为,确保食材的质量和卫生,他的烹饪技艺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百岁老人刘大爷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午饭时间,杨烈勤便会带着刚做好的饭菜敲响刘大爷的家门,“烈勤啊,你快坐,你们每天这样送餐给我们老人家,辛苦了!”老人握着杨烈勤的手说道。为了让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需要帮助的家庭,体验到“长者饭堂”的便利,他总是亲自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他们手中。除此之外,他还会陪社工一起走访辖区内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等群体。他的善良和体贴,让社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关怀和温暖。

    自养老食堂成立以来,他一直为食堂供餐与老人用餐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他还充当了食堂的后勤“管家”。有一次食堂的下水严重堵塞,需安排专业人员尽快疏通。杨烈勤没有任何迟疑,还没等到专业疏通人员到达,立马回家拿工具。先徒手掏干净厨房污秽,然后将工具伸入管道内进行疏通,一点一点……三十分钟后,管道终于开始缓慢排水,这时候杨叔早已大汗淋漓。

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当好小区居民的“服务员”

    杨烈勤是社区志愿服务队中的“大忙人”,社区里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问题,“杨叔,我家水龙头有问题啦!”“杨师傅,我家的煤气灶打不着火了!”“杨师傅,活动现场少了一根长电线!”“杨师傅”……大家总是爱找他,手艺好还不收费,街坊邻里都感谢这位“热心肠”。

    一次邻居家里的电视机坏了,一会儿红、一会儿绿,已经连续好几天都看不成了,老太太特别着急。杨烈勤得知后,立即拿上自己的工具包就去了居民家里,打开工具包、打开台灯、戴上眼镜、很快就找到了原因,原来是电视其中的一个小零件坏了。经过20分钟,电视就修好了,看到电视里清晰的画面老人高兴的乐开花,直夸杨烈勤是维修老手,什么电器到了他手里都能“转危为安”。

    几年来,杨烈勤一直义务帮助社区居民修理各种小家电、桌椅板凳、自行车、管道等,大家亲切地称呼他“杨叔叔”“杨大哥”,他总是在热情回应时,不忘嘱咐一句“家里电动车可不能上楼啊”“天儿热了,垃圾得及时清,容易生蚊虫”。自己更是以身作则,看见随意停放的自行车就动手摆整齐,看见不文明行为就上前劝阻。

    杨烈勤说:“我在这个小区算是老住户了,平时参加社区的志愿者服务队、送餐服务队、维修服务这些,主要是给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有要求的居民上门服务,只要一个电话,我就会去。希望我可以尽我所能为大家服务下去,为社区大家庭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编辑:李锡念)

来源:白源街